核心结论:判断压力是否合适,核心看“焊接效果一致性+工件无损伤”,通过焊缝质量、焊接强度、工件状态三大维度综合验证,无需复杂工具即可快速判断。

一、直观观察:焊缝与工件外观
- 合格压力的焊缝:边缘轻微熔合、无明显溢料,或溢料均匀且量少(不超过0.3mm),无未熔合的缝隙、气泡。
- 工件表面状态:无压痕、变形、开裂,精密结构(如卡扣、纹路)完整,软质工件无塌陷,硬质工件无崩角。
- 异常情况对应:
- 焊缝有缝隙、无粘接力→压力不足,熔料无法填充焊缝。
- 溢料过多、工件变形→压力过高,挤压过度导致熔料溢出。
- 局部溢料+局部未熔合→压力不均(需先校准焊头对位)。
二、性能测试:焊接强度达标
- 手动测试:对试焊工件进行拉扯、挤压或扭转,焊缝无开裂、分层,能承受工件使用场景的常规外力(如塑料外壳可承受5-10kg拉力)。
- 批量一致性:连续试焊5-10件,所有工件的强度无明显差异,无个别虚焊(轻轻一拉就开)或过焊(强度过剩但工件变形)。
- 异常情况对应:
- 强度不足但焊缝外观正常→压力略低,可增加0.05MPa。
- 强度达标但工件变形→压力偏高,可降低0.03-0.05MPa。
三、设备运行状态辅助判断
- 压力稳定性:焊接过程中,设备压力表显示值波动≤±0.02MPa,无突然跳变(波动大可能是气源漏气或调节阀故障)。
- 无异常反馈:设备无“压力不足”报警,气缸运行平稳,无冲击声(冲击声可能是压力调整过快或机械对位偏差)。
四、关键验证原则
- 匹配性:压力需与振幅、时间协同,若振幅和时间已固定,仅通过压力调整就能达到“外观合格+强度达标”,即为合适。
- 极限测试:对合格工件进行极限拉扯(超过使用场景的外力),焊缝应是“整体断裂”而非“焊缝分离”,说明压力带来了有效熔合。


客服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