超声波焊接机的日常清洁关键在 “选对工具、抓准部位、避开禁忌”,细节不到位不仅影响清洁效果,还可能损坏精密部件。
一、清洁工具选择:拒绝 “硬刮硬擦”
选对工具是避免清洁时损伤设备的前提,需区分不同部件选用对应工具。
清洁布:优先用无尘软布或超细纤维布,擦拭焊头、工作台等精密表面;普通棉布可用于机身外壳,但需确保无尖锐线头。
清洁剂:仅在有顽固油污(如焊接残留的塑料焦化物)时,用少量医用酒精(75% 浓度)浸湿布面,禁止使用汽油、丙酮等强腐蚀性溶剂,避免腐蚀焊头涂层或机身油漆。
辅助工具:清理散热孔或缝隙灰尘时,用软毛刷(如小号油漆刷)或压缩空气罐(气压≤0.4MPa),禁止用牙签、螺丝刀等硬物戳刺,防止破坏滤网或内部元件。
二、重点部位清洁细节:分区域精准操作
不同部位的清洁要求不同,需针对性处理,避免 “一刀切” 式清洁。
1. 焊头(核心焊接部件)
清洁时机:每次更换工件类型,或焊接后发现表面有残留时,必须清洁。
操作细节:用蘸酒精的软布轻轻擦拭焊头表面,顺着纹路方向(若有纹路)擦拭;若有顽固残留,可先让焊头冷却至室温,再用软布蘸酒精反复擦拭,禁止在焊头高温时直接泼洒酒精(避免开裂)。
禁忌:绝对不能用砂纸、钢丝球等打磨焊头表面,会破坏其振幅传递精度,导致焊接效果下降。
2. 工作台与夹具
清洁重点:工作台面的塑料碎屑、夹具定位槽内的残留材料,需彻底清理干净。
操作细节:用软布擦净工作台后,检查夹具的定位孔 / 槽是否有堵塞,可用软毛刷清理缝隙;若夹具为金属材质,清洁后可轻涂一层防锈油(每月 1 次),避免氧化生锈。
3. 散热系统(保障设备稳定)
清洁频率:每天清洁 1 次,尤其在粉尘多的车间(如塑料加工车间)需增加清洁次数。
操作细节:用软毛刷扫去散热孔外的浮尘,再用压缩空气罐从设备外部向内部吹气(避免反向吹尘进入机身),确保散热风扇无灰尘堵塞,防止内部元件过热。
4. 控制面板与机身
清洁细节:用干软布擦拭控制面板按钮和显示屏,禁止用湿布直接擦拭(避免液体渗入电路板导致短路);机身外壳的油污可用蘸少量水的布擦拭,再用干布擦干。
三、清洁后的检查与收尾:避免遗留问题
清洁后需简单检查,确保清洁操作未对设备造成额外影响。
检查焊头安装:清洁后确认焊头未松动,用手轻晃焊头,无明显晃动即可(若松动需用扭矩扳手按说明书力矩拧紧)。
确认无液体残留:尤其是用酒精清洁后,需等待酒精完全挥发(约 1-2 分钟),再开机运行,避免开机时高温引发安全隐患。
工具归位:将清洁用的软布、酒精等工具收纳好,避免遗落在设备上(如工作台),防止焊接时压坏工具或损伤工件。